(相关资料图)
加时赛还剩最后的1分54秒,回浦中学还落后六分,一种强大的无力感正在袭向球队的每个人。难道,还是会和去年一样,和冠军擦身而过?当斗志减退的时候,疲惫感就会排山倒海般地压过来。去年的耐克中国高中篮球联赛(以下简称“耐高”)的半决赛上,回浦中学曾遭遇石家庄二中,最终以两分之差遗憾落败。而这次,同样的戏码眼看又要上演。随着一记三分命中,回浦中学重新点燃了赶超的希望。高中生淡厚然深吸了一口气。他拿球,起跳,隔着两个防守球员完成了一次上篮,时间还剩十秒,随着清华附中最后一攻的失败,一个现实版的“湘北”就此诞生,不同的是结果,他们拿到了全国大赛的冠军。
这是一个热血漫画一般的励志故事。回浦中学所在的浙江临海,大概只有一百多万人口,城里有一段长城,很小。在明代,这里曾是戚继光御倭的前线。如今则是一个宁静而富庶,电商蓬勃发展的县城。你很难想象,这里会诞生一个全国冠军。在此之前,清华附中男队凭借着深厚底蕴和得天独厚的资源,已经有十四次全国总决赛夺冠的经历,成了“大魔王”一般的存在。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倒在了第十五次冲击冠军的路上。一个县城中学能把他们扯落神坛,也正式宣告了“一生只有一次耐高”进入了群雄争霸的时代。
在这看似“偶然”的夺冠背后,却并非仅仅是一次“草根”的逆袭。回浦中学的胜利更像是一种隐喻,在体教结合日益紧密的今天,原本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的教育水平差距,如今正在被一点点拉近,在那些看似宁静的山村县城里,或许正蕴藏着下一个冠军。而对于每一个成长在那里的青少年来说,他们心里有关体育的大梦想,也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而帮助孩子们实现这些梦想的人,同样正奔走在路上。他们始终相信一件事,校园体育的星星之火,终究可以燎原。
科学、趣味,让孩子走得更稳
对于每一个生在八九十年代的人来说,脑海中似乎都有一块尘土飞扬的操场,一个带着两个年级七八个班的体育老师,还有一打铃就去“领球”的体育委员。这种“放羊”式的体育课,是那个年代的常态。当时,绝大多数人对于体育的理解是,紧张学业以外的调剂,家长们觉得孩子每多玩一刻,成绩就能掉一分。但在今天,体育正面的影响力正改变这样的刻板印象,体育逐渐被视作教育孩子们拥有良好体魄和健康心智的手段。同时,在更多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即使是在远离城市的乡村地区,越来越多的孩子也有了接触科学的体育教育的机会,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基层体育教师长久以来默默付出的努力。
在广州市天河区一所小学的体育课上,孩子们正人手一个直径十几公分的圆环,进行着不同的训练。由跳跃、侧向伸展、翻滚等不同动作组成,孩子们做得满头大汗,却充满了欢声笑语,这是巩莲莲老师用灵敏圈开发的新课程,主要是为了改善孩子的平衡感和运动能力。
巩莲莲老师调整教育形式,激发体育课堂的活力
对于低龄的儿童来说,如果不能在童年清晰地感受运动魅力,那么他可能很难再建立起对体育的兴趣,此时体育课也自然地变成了一种负担。既然内心无法接纳,热爱也就无从谈起。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尽管经济发展迅速,但很大一部分人在成年之后,才真正感受到体育之于生活的意义。无论是跑步还是骑行,如今兴起的运动潮流,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分人对少年时期体育教育缺失的弥补。所以在巩莲莲老师的心里,对于孩子,体育课的出发点本身就应该是饱含趣味的。
“当时,班里有几个同学,跳绳总是跳不过去,跑步的时候也经常摔倒,不论是生活还是上课,注意力也不集中。这其实是一个系统问题,长此以往,会影响孩子身体和神经系统的发育。”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主要是身体感统力偏弱和核心训练不足。对此,研究生课题是学校体育学的巩老师开始思考解决方式。她注意到足球训练中用到的灵敏圈,本来是用作提高训练者步频和步速的教具。巩老师保留了灵敏圈训练敏捷和跳跃的基础功能,同时还发展出了滚动随动,以及围绕灵敏圈开展一系列的小肌群练习,改善了孩子们的奔跑和协调能力。与此同时,像是传统的标志碟,跳绳等等简单的教具,在巩老师手中,也有了不同形式的创新尝试。比如,她会让学生们用跳绳跳房子,让大家在练习跳绳的同时,增加了这项运动的趣味性。
在巩老师的眼里,低年龄段的学生因为身体尚未发育成熟,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形成错误的身体习惯,从而出现平衡感欠佳的问题,久而久之,形体与仪态都会发生不良改变。而正确、科学的体育运动方式,往往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所以,在巩老师的体育课上,你能看到孩子们最自然的状态,他们或许呈现出的不是整齐划一的步调或是动作,但他们脸上的笑容是真挚的,那是体会到运动的快乐的会心一笑,也是他们对于运动意义的理解。
巩莲莲老师和孩子们
这样新颖的教学方式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结果,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他们的身体状况在一段时间后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很多孩子跳绳一分钟可以跳180-200次,而对于水平一的低龄学生的考核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的优秀标准为99次/分。与此同时,对于这样的课程,孩子们参与的兴趣很高,随着孩子运动能力以及体态的改善,也让家长有了督促孩子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在这样正向的促进之下,体育课在学校与家长之间,不再是那个被认为是“耽误时间”的课程。与此同时,因为教具简单,上手容易,类似的课程往往更适合在粤北甚至更偏远地区进行推广,拉近城市与乡村体育教育的差距,培养出更多对于体育真正感兴趣的人。这些更为个性化和情感化的体育课堂,也给了体育教学领域更多的新启示。
清华大学体育部教授马汝平说:“身体的发展是有节奏性的,并且有敏感期,所以抓住敏感期就会事半功倍。10岁之前,孩子做一些有氧,灵敏等等这些练习比较好。到了10到12岁,加强速度练习会好一些,然后13到15岁之间,可能对动作的学习最敏感。”这种结论,大多来自于奋斗在一线的教师们的悉心观察。而在广州这样的一线大城市之外,另一群老师也在尽力改变着山村体育教育的现状。
特色融合,
拾回“打下山的篮球”
我国有五十六个少数民族,云南就有二十五个,丰富的少数民族分布也意味着,云南有独一无二的传统文化资源。但在毕亚武老师之前,尝试将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体育教学相结合的人并不多。毕亚武老师是彝族,从事体育教育已经37年了,如今是云南昆明市西山区教研信息培训中心的体育教研员。在他多年的观察里,云南因为地形的复杂,导致了教育资源的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在山区的很多学校,高低年级甚至还在同时共用一块黑板、一名老师需要身兼多职。这种条件,意味着山区体育教育的缺失。
毕亚武老师的课堂,体育与民族文化的结合
这也让毕老师萌生了一系列想法,设计一些课程,既能解决山村师资不足的问题,又能可以根据当地的条件,提供一些简单易学,学生接受程度高的方法,让山里的孩子能更好地接受体育教育。
“坝子”是在西南地区的一个常见词汇,因为西南多山地,所以,山地中的平地就被称为坝子,有坝子的地方就有人生活,而这种情况放在云南,可能三五公里内的两个坝子,生活着不一样的民族,而几个坝子之间,可能共用一所学校。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往往需要他们自身的文化认同感,而这也决定了不同民族的不同需求。
山区里的体育老师并不容易,毕老师举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我们调研的时候发现,云南很多坝子上的学校,就是在大山上有一块篮球场,一不小心把篮球打下山,下山要找五六天才找得到。”这并非夸张的形容,而是云南很多山区学校的真实场景,但硬件条件限制,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
毕老师通过走访,想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昆明作为云南的省会,拥有着天然的向心力,这让来自省内各地的少数民族教师们承袭的民族传统有了用武之地。在地文化的丰富多样性,让老师们有了更多的资源去创新符合自己地区情况的体育课程。毕老师常去师范学校里和以后将要成为老师的学生们交流,也到各大小学中实地调研。综合课程设计、实际课堂效果、学生反馈等,他会与年轻的体育老师们一起,交流、探讨、改进,这个过程被他称为“磨课”,顾名思义就是打磨课程。但这个过程并不轻松,往往需要多轮的沟通打磨。年轻人特有的活力,加上毕老师对于体育教育深刻的认知,诞生了一堂堂生动而有趣的体育课,在不断的创新过程中,传统民族运动的价值被挖掘了出来,同时兼具了训练的科学性,成为当下地方体育课寻找新灵感的宝库。
教育,也可以是“在地性”的寻找
佤族的刀舞,黎族竹竿舞等等,通过山村的课间展示之后,带动了当地的体育文化氛围。白族的霸王鞭,彝族的烟盒舞,也同样具有地方特色。毕老师因地制宜,结合不同地方的人才特点,和他们在一起研究,用成熟的体育规范作为指导,并且提供音乐、道具等帮助,使之成为一堂既有民族特色,又有体育属性的体育课,而独特的教学风格也形成了云南地区较为特别的体育氛围。
“其实体育教育,最重要是能让孩子在阳光下奔跑流汗,身体就会发生向好的变化。同时,体育可以让人尊重规则,而输赢对于孩子来说,赢了是鼓励,输了则是一种更大的磨练。这些体育的特质和我们当地特色的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体育课程,缩小了我们和大城市之间教育水平的差距。”简朴的话语,是毕老师结合当地民族特色,对于体育教学的思考。
体育课可以更有活力
让孩子享受运动的快乐,这是小学阶段体育教育的初衷,而兴趣,则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在体育被人们越来越重视的今天。曾经,体育课是孩子们可有可无的“课外运动”,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体育课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养成健康的体魄之外,同样也是在锻炼孩子们团队协作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其实,运动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让每个人都成为专业运动员,或者从事体育相关的事业,但运动可以成为人的终生爱好。而一个好的体育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可能就是终身的。中国的百米飞人,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苏炳添说:“通过游戏让学生和老师之间打破障碍,更好地互相融入,一起感受到运动带来的快乐,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学生们并不会在第一次接触一项运动时就爱上它,一定是通过长久的练习和比赛,逐渐发现自己的天分,并感受到运动带来的快乐、成就和荣誉感。”这大概就是体育教育的真正含义。
苏炳添与体育老师们
令人庆幸的是,巩莲莲、毕亚武这样的敢于摸索前进,寻找基层教育改革模式的老师在一直努力,把体育的意义带到更多的人群当中去。今年,他们都入选了第六届“活力校园创新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的100份创新案例,这一发起自2017年的项目,是耐克与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等合作伙伴合作的“活力校园”项目中的一环。“活力校园创新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经过近6年的发展,激发了一批又一批一线体育老师,在体育教学道路上不断创新。今年,就有31个省份,超过2900位一线体育老师参与其中,让学生们从中受益。
今年来自湖南湘潭的刘晓霜老师,她带领学生用报纸、泡沫块、塑料瓶制作教具,教孩子们认识“橄榄球”“冰球”“保龄球”等等运动,打开了他们新世界的大门。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往届获奖老师郭娜则是通过举办“抽陀螺”比赛这种别开生面的体育形式,建立起孩子们对于体育的兴趣。新疆克拉玛依赵羿淞老师的篮球创新课,已经做到了各类学生的全覆盖,根据学生特长充当运动员、裁判员、球队领队,所有孩子都能参与其中。在福建永春县,林美珍老师将“废旧轮胎改造为体育器材”的想法,也激发了许多体育老师对于体育教具的改造和创新。
体育的活力来自于不断创造
毕亚武老师说:“‘活力校园创新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是个很好的平台,能让更多来自一线的体育老师参与其中,更多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老师们彼此交流,互相启发,这本身就是一个彼此成长的过程。”在这些基层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体育教育所取得的进步也是有目共睹的,或许在不远的将来,下一个“回浦中学”就来自这其中的某一个县城、某一座学校。
体育教育本身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校重视,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参与其中,这样才能在全社会营造起热烈的体育氛围。作为全球最大的体育用品公司,耐克一直都在推广青少年体育参与的第一线。通过“活力校园”计划,耐克在各个维度给校园体育教育提供了助力。
在培养老师的层面,耐克通过“活力校园”项目,给予了一线教师多方面的支持。通过“活力校园创新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激发体育教师的创新积极性;以年度盛典的形式举办大型交流、表彰活动,为一线体育老师、教研员的互动交流提供机会,而荣誉的颁发与激励,也能提升他们的自信;项目还邀请获得荣誉的教师所在学校的校长一同参与盛典,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其所在学校对体育课程的重视。此外,每年入选“活力校园创新优秀案例”的教师中还会选出活力校园“国际交流案例”,提供国际交流的机会,走进国外的体育课堂,与国外体育教师分享并交流体育教学经验和理念,同时也为当地的学校展示了中国体育老师的优秀课程和教学方法。
盛典的舞台上,是闪闪发光的老师们
这一系列的举措,让更多体育老师的故事被人们听到、被看到,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他们的创新故事都可以启发更多人。
公益最大的价值就是链接社会。耐克以青少年体育教育为切口,通过创新的方式,连接起了校园和青少年群体。在不断地投入、实践过程中,一点点地夯实着全社会的体育基础,点燃一个又一个青少年的体育热情。而当体育深入校园,成为每个学生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应付考试、升学的体测;当体育变成一种教育方式、生活方式,而不再是被人诟病“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当“体育是最好的教育”这样的观念价值深入人心,无论身在何处,孩子们心中的“大梦想”终会有实现的可能。
策划丨三联.CREATIVE
微信编辑丨张弛
作者丨Benjamin
设计排版|黄晓晗
图片来源丨耐克中国、unsplash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