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价值投资的三要素中的误区破解与正确策略曾有总结散户炒股典型的失败案例,有几个典型类型,首先就是牛市论,无论什么时候,嘴里总是唠叨着牛市,似乎只要是牛市,所有操作就是正确的;但潜台词时,只要不是牛市,这类股民就只能“死”去了。其次是成长论,无论什么周期,都是高喊成长,只要有成长,似乎什么都不用管,但实际上市场和行业都有低迷周期的, 不接受这个事实,就很难生存。还有概念论,不想研究行业和价值,那么概念就最快,今儿一个概念,明儿一个概念,短炒操作好不热闹,但问题是概念模式无法复制,炒过就扔,股民始终在随机博弈状态,长期博弈好了是盈亏边缘,稍有差错就是亏钱的。
实际上,仔细研究,可以发现这些操作,其实是价值投资的对立面。但此时也会有股民说,也选了好的公司,也做了价值研究,做的也是长期投资,依然亏损,怎么说?那么,我们来顺着这个思路,解读一下,究竟价值投资定义的三要素是什么,找到问题的根源。格雷厄姆对价值投资的定义时,提到了三要素:“1、在详尽分析企业的前提下,2、以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股票,3、并进行长期投资。”
这里面,按照难易程度来说,第一条最简单,详尽分析企业,先要分析行业,这个行业的特点是什么,历史中大涨和大跌的原因,以及相关规律,这决定了博弈的策略;然后是分析企业,现有的产品结构是什么,未来的产品因素,以及是否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成长性,这决定了该股未来的空间。之所以简单,是源于这些因素只需要花费时间即可完成,不需要其他的因素。
最难的是第二条,股票价格低于内在价值。先要找到内在价值,即便有很多的个人主观因素判断,但实现也不难,难的是低于多少算“低”?这个就非常难判断了,因为必须要承认所有的市场的低点都是因为恐慌因素砸出来的,绝不是靠分析出来的,能分析的是价值因素,却无法预测所谓的低点,甚至连低点空间都很难。而大多数股民就是因为这个因素没做好,导致了进行了所谓的价值投资,但实际上效果一般,甚至依然亏损的原因。
如何解决?玉名认为有两个可行的合理方案。一个是利用市场极端误读或群体性大跌的后的相对低点,这个时候正确率是极高的,即便不是低点区间,实际上也是相对可接受的博弈区间。股民可以思考,什么时候股民最难受?满仓时,市场或行业迎来大跌,还是那种无差别的跳水,那么我们逆向思维,假如这个时候没有持仓,而是空仓持币,是不是一下子就变得处境好起来了,甚至开心了呢?既然如此,那就保留自己的价值投资仓位,就等待这样一波群体性跳水后逐步尝试博弈,这样后面再度呈现大跳水的概率就很低了。时间上我们看到2016年熔断大跌,创纪录1月大跌后,市场反而开启的是“漂亮50”行情;不仅A股如此,美股2020年疫情大跌,负油价交割,2022年科技股大跌,不是最后都变成了机会,甚至是绝好的大机会吗?
另一个是投资组合的合理性,如果投资者所有的仓位都是价值投资,那么也不是合理的,这样会让他们走势趋同,股民一样很难度过困难周期。还是按照我们提到的“底层逻辑(产生现金流)+中层波段+顶层新兴行业价值”,这样三层配置更加合理,也让整体投资反脆弱的,先追求长期活得久,才能有机会去赚得多。
各种投资组合是长期生存的关键
这其实也引出来第三条,长期投资。长期投资绝不是无脑死扛(这个在《能死扛与不能死扛,如何扛的研究》中有过详解),也是需要考虑博弈行业的生命周期,有些行业原来是新兴行业,有非常好的生命力,但随着时代因素,逐步开始进入成熟期,甚至衰退期,企业要经历新的科研因素或变革因素带来新的要素,如果没有这个因素,就会逐步消亡。所以,长期投资不是说就停止研究,恰恰是要研究时代的因素,经济大环境和行业因素,这样去修正投资组合,保持其合理度,这是关键。这些就够了吗?并不是,这只是明确正确的思维,真正实践中还有诸多问题,接下来我们梳理这些具体的困惑和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