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六月第三个星期日
【资料图】
父亲是一种怎样的存在?给予我们生命的人、家里的顶梁柱、每天在客厅喝茶看报的长辈?
这些都不是父亲,至少不可能完全概括他们。在传统的家庭观念之外,他们实际上拥有比预想还要多的侧面。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菲茨杰拉德在给女儿的家书中是个苦口婆心的“唠叨怪”,面对自己青春期的孩子有一千个不放心。《杀死一只知更鸟》的父亲则背负着女儿的误解,坚持道义和良心,最后赢得女儿的尊重,是最理想的父亲形象之一。
当然,也有不那么“靠谱”的父亲。《城南旧事》里英子受过父亲二手烟的困扰,听过他寻花问柳的八卦。去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安妮·埃尔诺则叙述了一个一生找不到“一个男人的位置”的父亲,那种父亲与孩子之间的拧巴尴尬,似乎就是现实生活的临摹。
但,就像《请回答1988》里德善父亲和她道歉时说的,“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所以请你体谅。”是啊,尽管父亲不都是优点,他们有瑕疵,但不妨碍他们爱你。
今天是父亲节,我们推荐10本与父亲相关的书籍,试图为这份爱提供参照,并补全“父亲”的不同侧面。这些书有小说,有书信集,有非虚构,有漫画......既有感性的书写,也有理性的分析探究。从这些故事中,理解父子(女)关系中既单纯又复杂的情感。
《你的懒惰让我愁肠百结》
“我唯一的希望是,你应该跟一个不太平庸的人结婚”
副标题:菲茨杰拉德致女儿书
作者:[美] F.S.菲茨杰拉德
译者:蒋慧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后浪 / 后浪文学
出版年:2022-4
致女儿书,写于天才作家菲茨杰拉德最后的那几年。彼时,《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发表并未给他带来更好的生活,菲茨杰拉德渐渐步入失意中年,市面上几乎找不到自己的书,患病的妻子又耗掉了大部分收入,女儿斯科蒂的开销从学费到生活费都耽搁不得,于是,曾“心怀伟大的梦想”的菲茨杰拉德开始“因不善赚钱和曾经轻狂而痛苦”,他第三次去好莱坞讨生活,为合同续约拼命表现,为卖掉剧本激动不已……
菲茨杰拉德在繁重工作的空隙里给女儿写信,事业的艰辛他“不指望你(女儿)能明白”,只说:“你别惹麻烦,就是在帮我们的大忙。”偏偏青春期的女儿有时懒洋洋,有时爱扯谎,有时贪慕虚荣,有时痴迷恋爱,甚至差点没能考上大学。菲茨杰拉德气急了,在信里写下:“你意识不到我在这里所做的已是一个人的强弩之末,这个人曾经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我已经没有足够的精力,或者说没有足够的钱,去负担一个沉重的人,而且每当我发觉自己在做这样的事,我就满心恼火与怨恨。”
读这些信,是在读一位文学天才写给女儿的特殊作品,他时常会在信里讨论济慈、亨利·詹姆斯、海明威,在女儿有志于写作时给予提点,“这是一项孤独的事业……如果你终究打算踏上这行,我希望你带上这些我花了很多年才学会的道理”;也是在读一位普通父亲对女儿的拳拳之心,得知女儿有了心上人时,他问出了一长串值得每位陷入恋情的女子深思的问题:“他独立自主吗?他有魄力吗?有想象力和善心吗?他读书吗?……简而言之,他有没有可能成长为一个令人很想与之共度终身的人?”
多年之后,菲茨杰拉德早已离世,女儿斯科蒂也终于从父亲留下的这些信件中重新理解了当时那个“负债累累的中年父亲”:“他给了我一个金色的童年,直到这个世界开始令他不堪重负,那时我刚满十一岁。”
推荐人:xuyan
《与父亲的奥德赛》
“父亲说,如果你实在受不了,咱们就回头。”
作者:[美]丹尼尔·门德尔松
译者:卓雨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世纪文景
出版年:2022-9
有关父亲、适合父亲节的荐书,我立即就想到了这本。荷马的《奥德赛》讲述奥德修斯回到家乡伊萨卡岛的艰难旅程,孟德尔松的《与父亲的奥德赛》则记述自己与父亲踏上以奥德修斯归乡为卖点的主题游引发的各种回忆和思索。作者身兼儿子与学者的身份,以儿子视角写父亲,以学者视角诠释经典,两条线索相互交织,既写出了非虚构的通俗和私密,也有着学术研究的专业和客观。在波折不断、趣味盎然的旅行中带读者走近经典,同时描绘家族记忆和生命经验,这场所谓的奥德赛主题游,不也正是儿子理解父亲、走进父亲内心的寻父之旅吗?
推荐人:把噗
《聆听父亲》
“我大概是要死了。可也想不起要跟你交代什么;你说糟糕不糟糕?”
作者:张大春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世纪文景
出版年:2014-9
人在什么时候最能体恤为父为母的处境?可能是当他们看到父母老去的时候,可能是自己成为父母之后。
本书的写作就来源于上述两个处境中的夹缝。其创作缘起是父亲的一次摔倒,这让作者张大春不禁开始认真思索自我生命和自身认同的问题,他以散文的笔触回念家族谱系,试图在祖辈的历史中为自己即将来到世上的儿子提供些人生思考的训言。
代表作为《小说稗类》《四喜忧国》的台湾作家张大春,在《聆听父亲》一书当中放弃了以往惯于“炫技”、繁复迷离的迷宫式写作,难得地倾注了其生命中最真实而复杂的家族情绪——有关历史的隐忍伤痛,聚焦个体的体味感叹。就像作家朱天心说,这本书“鲜明的写实风格,平淡质朴的叙述,让人看到一个愿意‘认真一点在悲伤’的张大春”。
若实在要说,整本书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便是“记忆”。记忆,是人作为社会性物种的必需品。就像摔了一跤、肉身渐坏的父亲说道:“我大概是要死了。可也想不起要跟你交代什么;你说糟糕不糟糕?”可见,对历史与记忆的焦虑是被迫因政治原因迁居外省的人们长久无法摆脱的梦魇——父亲对摔坏了的肉身并不担心,但却对一段怎样也无法忆起的过往充满了懊恼。《聆听父亲》的诞生,一定程度上,或许就是来源于这种对遗忘的恐惧,一种对保存家族记忆的渴望。
为什么要写作这样一本作品给尚未出世的孩子?按张大春自己的话说,就是要回答“我从哪里来”、“我往何处去”的终极问题。因此,可以说《聆听父亲》是一根连结祖辈与后代的脐带,张大春在衰老的父辈和尚未成型的新生儿之间,突破了时间的限制,既做了时代的见证者,也成为了时代的讲述者。父亲,其实是一个相对的词汇。作者张大春是聆听父亲的儿子,也是被儿子聆听话语的父亲,在如此的文体讲述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一种原乡文化与儒家文化传统的血脉特色。
《聆听父亲》是一部以宏观历史为底色的微观家族史,“大时代、小儿女”,犹如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患史诗之感。张大春对大历史并非直白诉说,而是通过幽微琐事让读者感受时代变迁的波澜,从《聆听父亲》的褶皱处我们可以窥见中国百年变迁,和国民党迁台后的政治态势变化。于情,难得,于史,更难得。
另外,在文体方面,《聆听父亲》最特别的便是将小说基因融合进了散文,非虚构的故事和自然充沛的情感抒发,共同交织成了鲜活生动的具象画面和意旨性的文人思考。这样,读者们或许不生在那个时代,但也能在这本书里,探究历史的侧面,借由他人,看到自己父辈的时代。
推荐人:Noah
《杀死一只知更鸟》
“有一种东西不能遵循从众的原则,那就是人的良心。”
作者:[美] 哈珀·李
译者:高红梅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2012-9
如果非要从文学文本中寻找一个理想的父亲,莫过于美国作家哈珀·李的《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的父亲——阿蒂克斯。
此书以其小女儿斯考特的视角开始讲述。故事发生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南部的一个小镇——典型的熟人社会——小镇上的人被自己出生时就赋予的家族标签捆绑着,更别说居于此处的黑人,虽然当时美国已经废除奴隶制度近半个世纪,但这里的黑人仍遭受种族歧视和压迫。身为律师以及单身父亲的阿蒂克斯,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养育着自己的一对儿女。
随着女儿斯考特的长大,阿蒂克斯身为父亲的权威也一次次受到挑战,他好像永远是那个过于随和的人,然而每逢小镇遭遇危机,阿蒂克斯却总能巧妙化解。女儿眼中父亲不争不抢的“懦弱”,却是周围邻居眼中的谦卑:“如果说你们父亲有什么特殊地方,那就是他那颗高贵文明的心……我想,他也许意识到上帝给他一个对其他动物不公平的优势,于是就把枪放下了……心智正常的人从不会恃才而傲。”这也正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它不止发生于家庭内部,而是不断影响身边的人,润物无声地教育孩子,也即是所谓的“言传身教”。
当斯考特因父亲“替黑鬼和无赖打官司”而被周围的同学嘲笑后,回来质问阿蒂克斯,阿蒂克斯耐心解释:“汤姆·鲁滨逊的案子,它在某种程度上触及了人的良心和道义的本质……有一种东西不能遵循从众的原则,那就是人的良心。”他在儿女的长大过程中一点点衰老,却也努力一点点改变着小镇的刻板与陋习。文章最后的高潮,也就是阿蒂克斯最后的辩护开始时,借由旁人对斯考特说的一句话——“琼·路易斯(斯考特)小姐,起立。你父亲要经过这里了。”——阿蒂克斯作为文学文本中理想的父亲的形象也就此立住。
如果需要这个父亲的形象更具体的话,推荐去看翻拍的同名电影,饰演父亲阿蒂克斯的格利高里·派克也因此拿到奥斯卡金像奖。
推荐人:xuyan
《城南旧事》
“闯练,闯练,英子。”
“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作者:林海音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2017-6
此书的篇幅不长,作者林海音——小英子“我”——跟随者爸爸妈妈从日本漂洋过海来到北京,住在城南的胡同里,胡同里的一切都让英子赶到新奇。会馆门前的“疯”女人,常被打骂的小伙伴妞儿,隐藏在荒草丛中的小偷,敢于冲破旧家庭的藩篱追求新生活的兰姨娘,丢下自己的孩子来做奶妈的宋妈,他们都曾和英子朝夕相伴,但最后却又一一离去。直到最后,父亲长眠,六年级刚毕业的英子就担负起身为长女的家庭责任,童年从这一瞬间远去。
时隔多年重读《城南旧事》,才发现作者笔下的父亲算不上完美,没有了记忆中初读此书时对“英子的父亲”的喜欢,那份喜欢中不乏对英子拥有一位如此认真工作、与人为善、热爱生活的父亲的羡慕。如今重读,才发现其中父亲的形象当然如同每一位父亲,都有着我们并不太喜欢的一面——
“英子的父亲”嗜酒,“甚至他的早死也与他多种的嗜好颇有关系,尤其是饮酒熬夜,对于他的肺病百害而无一益”;与来到英子家避难的兰姨娘暧昧甚至想纳其为妾,当然那时候的英子与初读此书的时的我们一样,还没有察觉父母关系由此而来的危机:“我也真不懂妈为什么忽然跟爸生气。直到有一天,在那云烟缭绕的鸭片烟香中,我才也闻出那味道的不对。”寻花问柳曾也是常事:“我听母亲说,父亲在日本做生意的时候,常到酒妓馆林立的街坊,从黑夜饮到天明,一夜之间喝遍一条街,他太任性了!”
父亲的形象,恰如英子在此书另一篇文章中写到的那样:“我将来要写一本书,我要把天和海分清楚,我要把好人和坏人分清楚,也要把疯子和贼子分清楚,但是我现在却是什么也分不清。”在同名电影中,此句被改编得更有了诗意:“我分不清楚海与天,我也分不清楚好人与坏人”……身为父亲,当然也有着作为一个人的复杂性。
然而,这些往事随着英子父亲的去世逐渐消弭,“他溺爱我,也鞭策我,更有过一些多么不合理的事情表现他的专制,但是我也得原谅他与日俱增的坏脾气,是因为他日渐衰弱的肺病身体。” 父亲形象中好的那一部分,刻在了英子的品性之中,“父亲的死,给我造成这一串倔强,细细想来,这些性格又何尝不是承受于我那好强的父亲呢!”
或许多年以后,我们也像英子一样,只需要记住父亲单纯作为父亲时的爱意与告诫,记住“闯练,闯练,英子。”“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推荐人:xuyan
《父与子》
作者:[德]埃·奥·卜劳恩绘
译者:杨莹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出版年:2003-4
说到《父与子》,脑海里是不是立刻有画面了?圆头圆脑的八字胡父亲、发型飘逸不羁的毛头小儿……对了,还有,从你手里抢走漫画书想要一睹为快的同学!
《父与子》是德国漫画家埃·奥·卜劳恩创作的、世界上流传最广的亲情漫画之一,现在看来也毫不过时——画风简约洗练、表意明确,无对话、没有文化壁垒,古灵精怪、通俗有趣。然而,最初刊载于1934年《柏林画报》的它其实已然走过了近90年的历史,是世界漫画史上的重要标志,对于彼时身处纳粹压迫的德国人而言是一片难得的精神绿洲,同时对于世界各地的读者而言,也是温暖和幽默的象征。
这本漫画最初冲击我的,是我们能够在里面看到一个不但不严肃,甚至可能比儿子更加调皮捣蛋的顽童老爸——这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儒家文化传统下我们对于父亲的认知,给了我们想象父亲形象的另一种可能,即父亲不是一个刻板的符号,也可以是一个有小心思、小陋习,但不妨碍其真实、可爱、善良的人。
在合理合规的教育之外,《父与子》告诉我们,有时爱你的父亲也可以像《孩子吵完大人吵》(下图一)里那样突破常规、无条件地站在你这边,也可以像《一切为了儿子》(下图二)里包容你的玩心,不顾体面与否,为你做幼稚的事情。有时候父亲,真的也可以是很可爱的生物呢。
(图一)“孩子吵完大人吵”
(图二)“一切为了儿子“
回到漫画之外,《父与子》的出现和连载,其灵感直接来源于画家卜劳恩对儿子克里斯蒂安的爱,所以漫画中这个小男孩就与儿子同名。1944年,卜劳恩因受纳粹压迫,最终在牢中自尽,他在最后写给妻子的信中,留下的遗言是“……我为德国而画……还望把他(克里斯蒂安)抚养成人。带着幸福的微笑,我去了。”后来,现实生活中的克里斯蒂安顺利长大了,万幸,《父与子》当中的这个小男孩则始终保持在美好童真的三岁,流传甚广,为大众带来幸福快乐,亦是万幸。
推荐人:Noah
《我与父辈》
“走吧你…走了就努力出息些!”
作者:阎连科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果麦文化
出版年:2019-1
《我与父辈》这本书沉淀了作家阎连科数十年的情感,他诚实的书写了在偏僻的乡村,自己与父亲、大伯、四叔等父辈的故事。
阎连科笔下的父亲,也是千万个中国家庭的父亲,他们面对一次又一次生活的沉重,极其坚韧、艰难的活着。他们却不会表达情感,尽管对孩子爱得深沉。文中多段内心独白,无不展现作者对父亲无私付出的感恩,对自己离家发展而把家里走丢、不孝的无限愧疚。即便不断的出走、成名,他意识到,自己永远无法和家乡的那块土地实现割舍。
这本书,像是对每个子女的一次提醒,我们和父母永远连着一根长长的线,无论距离多远,都彼此连接,无法轻易剪断。
推荐人:杨云
《悉达多》
“他的爱像一道伤口。”
副标题:一首印度的诗
作者:[德] 赫尔曼·黑塞
译者:姜乙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果麦文化
出版年:2017-1
我们在体验了一段人生后,遇到这本书,再带着读悉达多后的感悟,继续体验属于自己的人生。我们读出了对梦想的追寻,对名利的追逐,经历友情,品尝爱情......跌跌撞撞的步伐,试图过好仅此一次的人生。然而任何一个未曾想过成为父母、准备成为父母和已经成为父母的人,都可以在某些关键时刻翻出此书来,细细品读「儿子」的章节。
最初悉达多否定了父亲的生活,坚持自己的理念、决然地离开了家;故事临近尾声,当有了小悉达多,他陷入失去孩子的恐惧、无法放手的苦恼。他自述道:在这之前,“他从未忘形地热恋一个人。从未全然忘我地去为了爱做蠢事。他从未爱过。他认为这是他与孩童般的世人的根本区别。可是自从儿子出现,他悉达多却成了完全的世人。”
波拉尼奥提起过类似的情感:“还没做父亲的时候,想伤害我是很难的。我以为我那时终于获得了一种刀枪不入的能力。但当我的长子出生的一刻,一切都变了;......我现在又有了一个女儿。我真说不下去了。我要哭了。我能做出的唯一解释就是开始哭泣。它远远超出我能表述的范畴了。”
这段旅程最后,悉达多才意识到,“他的爱像一道伤口。他感到伤口的存在不该只为在心中溃烂,它应该风化、发光。”所以,学会放手,一定是父母最忧伤也最重要的功课之一吧。
推荐人:榛栗子
《何不认真来悲伤》
“没有人生来就需要这么坚强,所有的坚强都是不得已。”
作者:郭强生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时代华语国际
出版年:2021-10
“我51岁了,单身。哥哥和母亲都已经过世。家中只有我和90岁失智的老爸。”这是《何不认真来悲伤》一书的写作背景。彼时,师从徐悲鸿的父亲因年迈失智一夕病倒,负气出走美国的哥哥也因癌症很快过世,自己遭遇情人突然地背叛而分手,唯一亲近的母亲早已在15年前离世……“当时除了想到还要照顾爸爸,已经觉得人生完全没有意义了”。
最开始没有护工、也没有亲属帮忙,郭强生在被迫与父亲朝夕相处、日复一日的照料中,直观地体会何为衰老:“感伤、神秘,却又平静的过程……在他衰老的肉身之下,灵魂内里的自我意识并未消失,只是他被困在一个机械有些故障,按钮经常失灵的太空舱里……”
然而父子矛盾并未在这照料中消弭,郭强生的父亲自始至终没有接受儿子的性取向,在每一次儿子体察到他的需求而上前照护时,依旧暴脾气、骂脏话。这在郭强生看来,是父亲对于衰老唯一的反抗,他还试图紧握身为父亲的权威,也可能是父亲终其一生都不肯在儿女面前袒露自己的脆弱:“他无法接受的是,在我面前他成了一个害怕孤衰而终的老人。父亲终其一生,都不是个能面对困难的人。”
身为性少数群体的郭强生,遭受过不解与歧视的疼痛,使得他更容易与年迈的父亲感同身受,“自己经过悲伤,我更能疼惜、理解,愿意去接纳别人的悲伤。”郭强生曾在一起采访中提到,“我经历过这个家族的老、病、死,也是最后承接这一切的人,不仅要负起照顾父亲的责任,所有悲伤也都得由我画下句点、概括承受。”
他看到了父亲的衰老,而也察觉到了整个家族一步步走过来的不易,郭强生说,当母亲、哥哥离世,只身护理父亲时,他越来越有面对死亡和衰老的同理心,这是父母衰老之后,给他留下的最后一份珍贵礼物。
推荐人:xuyan
《一个男人的位置》
“一天,他对我说:书籍、音乐,这些东西对你有用。
而我,不需要它们来生活。”
作者:[法]安妮·埃尔诺
译者:郭玉梅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2-10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安妮·埃尔诺以父亲的死亡为起点写出了《一个男人的位置》,冷静、直白地审视父亲的一生、自己的位置、父亲和自己的关系。
父亲是暴躁甚至凶恶的,又是一直在与贫穷作斗争的。父亲是勤奋向上的,又是担心出错丢人而谨慎羞涩的。父亲为自己摆脱了方言而骄傲,而他又为我纠正他的语言而与我争吵。
父亲一生害怕失去自己位置,父亲的羞耻感也始终伴随着埃尔诺。通过父亲的位置,埃尔诺也不断审视着作为女儿的自己。当自己通过教师资格考,抵达了父亲一辈子向往的位置上,是否也背叛了父亲?当自己实现了阶级跃升,远离了让父亲感到羞耻的那些行为习惯,到底是父亲的骄傲还是对父亲的伤害?
随着父亲的衰老和死亡,他的世界消失了,而我甚至“已经属于曾经蔑视他的那个世界”。埃尔诺写:“也许我之所以需要写作,正是因为我们之间已经没有什么可说的了”。这样拧巴又难以沟通的父亲我们太熟悉了,而从这样平实的书写中,我们又很难不看见自身的位置、自身的情感。
推荐人:ant
导语、编辑| 李诺亚、Liz
主编 | 魏冰心
新版微信修改了公号推送规则,不再以时间排序,而是根据每位用户的阅读习惯进行算法推荐。在这种规则下,读书君和各位的见面会变得有点“扑朔迷离”。
数据大潮中,如果你还在追求个性,期待阅读真正有品味有内涵的内容,希望你能将读书君列入你的“星标”,以免我们在人海茫茫中擦身而过。
知识 | 思想 凤 凰 读 书 文学|趣味